百年來最大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供應鏈重組、產業洗牌、商業模式改變。商周每天一篇「抗疫戰情報」,從各行各業找出危機解方,和您一起求生存、找機會。
「嘿,要不要一起來拯救世界?」
這是今年3月下旬,全台最大包餡機設備商安口食品機械公司總經理歐陽志成,發簡訊、打電話給不同產業的二代好友時,開門見山的第一句話。
這是一群橫跨不同產業的台灣中小企業二代,自組「防疫二代隊」的故事。他們正合力將一台整機「台灣製」的精準快篩全自動化設備,推向台灣與全球防疫最前線。
因為,這台設備在2小時內就能完成篩檢,準確率達9成以上,並在潛伏期就能揪出病毒;相較目前走黃金標準篩檢流程,至少要4到6小時,甚至一天才能得知結果,它能大幅提升醫療篩檢能量。
他們自詡「二代國家隊」
生技二代為訂單多到炸求援
故事源頭,要從一位從疫情爆發後,經常「蹺課」的同學說起。
歐陽志成有一群二代的同學夥伴,其中,一位專攻膜管(membrane column)萃取技術與自動化設備的列特博生技二代戴極昇,從1月疫情爆發後,就經常消失,大家找不到他。追問之下,大夥才知道他為了回應國內外如雪片般飛來的訂單需求,正苦惱如何量產自家的精準快篩自動化設備,忙得根本無法離開自家工廠。
國外的設備訂單需求,是以百萬篩檢人次起跳,國外規格需求是10倍以上,各國甚至紛紛爭搶現有資源與醫療設備。戴極昇父親、列特博董事長戴子煌就曾接到緊急電話,「(客戶)電話都還沒掛,他錢就匯進來了。」
列特博是國內老字號生技公司諾貝爾生物公司去年成立的子公司,專攻核酸應用自動化技術開發;他們規模雖小,但因深耕篩檢技術近三十年,也成為這次工研院快篩國家隊計畫中,被點名合作的國內4大業者之一。
照理說,全球需求暴增、訂單如雪片般飛來,戴家父子應該歡欣鼓舞迎接。但他們卻憂慮多於欣喜;因為,公司原本設備月產量至多5台至10台,且全由工程師人工組裝,如今至少一口氣要把產能拉高6倍至10倍以上,才可能滿足部分訂單需求。
對於量產、規模化生產的知識經驗,他們一點都沒有。
情急之下,戴極昇找上台大學長歐陽志成,這位過去幾年間已著手公司智慧製造、數位轉型計畫的過來人協助。
「當時我知道他們篩檢準確率可以達到百分九十幾,這可以幫到很多人,我想想,好像一輩子也就這一次機會可以拯救世界了,就做了!」受訪當天,歐陽志成說起投入的理由,讓在一旁的其他二代成員們哄堂大笑。
這群二代,自詡是「二代國家隊」。因為有一代「口罩國家隊」故事在前,促使他們一群人不斷思考,可以做什麼協助防疫?對於組隊抗疫躍躍欲試。
餃子機二代挪出產能
第一步是說服父母、員工
安口專做設備,雖與醫療器材領域大不同,但歐陽志成實地考察列特博工廠後發現,生產製造所須條件相同,差別只在規模大小,而他所具備的生產管理、組裝與品管經驗,正好能協助列特博將設備生產規模化。
不過,組成二代隊之前,歐陽志成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說服父母與公司員工:他預備挪出公司約兩成產能與人手,做一件與公司不相關的事。
尤其,在疫情之下,雖然餐廳客戶端受影響,但國內外冷凍食品廠客戶對冷凍設備的需求卻大增,訂單是以十倍起跳,讓安口產線並不得閒。
「爸媽一開始當然也猶疑啊,覺得這靠譜嗎?」歐陽志成大笑說,父母會傳相關公司正在研發快篩設備的新聞報導給他,再三詢問:「你們真的還要繼續做嗎?」公司員工也存疑:為何老闆要忙別人家的事?
「我們之前是做『餵飽人』的工作,現在要做『救人』的工作,」歐陽志成把公司一級主管召集起來說明動機與目的,認為危機時刻,公司明明有能力把知識技術分享給其他人,為何不做?
不談利、只講價值,他卻成功讓員工買帳。「好像是大家感受到『我們正在做一件不一樣的事』,變得比我還要積極,很有動力,」歐陽志成說。
例如,安口的工程師過去一週連續幾天,一早就主動到列特博公司報到,與對方工程師討論如何組裝設備直到晚間8、9點;甚至,員工已習慣,就在自家工廠的餃子、蔥油餅機生產線旁,多了一條需要特別照顧的醫療器材生產線。
各自認領零件再加值
規畫月產量衝上100台
同樣的過程,也發生在二代隊其他成員身上。「拯救世界」目標明確下,在合作過程中,沒人談未來的分潤或訂單,幾個人圍著機器、看著機械零件討論幾個小時不停,兩、三天內就試出一種新解方。
他們各自認領了製程中的關鍵零組件,將自身專業「加值」在這項設備上。
例如,創維塑膠二代林毅桓,從50種塑膠材質中試驗出最適合篩檢檢體的材質,製造放檢體的關鍵膜管;線材公司新呈工業二代陳泳睿,忙著擴充自家產能,替快篩設備解決所須的千條線路量產問題;專替半導體、航太與汽車大廠做精密金屬零件與溫控系統的苗成企業二代賴彥宏,負責把列特博現有的溫控優化,確保篩檢時的穩定度。
豐藝電子二代陳少翎,則把原本由工程師手工焊接的印刷電路板,轉為自動化生產,還加入智慧監控,做為未來設備維修、優化時的參考。
其中,豐藝電子也有客戶專做喉鏡機,在這次疫情中治療重症患者,讓陳少翎對這次合作感觸頗深,「做醫療器材這麼久,第一次覺得自己有貢獻,真的在救人。」他說。
目前他們規畫月產量至少為30台,之後增加到每月100台。列特博也預計1個月內,可取得台灣認證與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發給供應商的EUA(緊急使用授權),屆時,這套設備就可銷售至全台與全美各地醫療院所,甚至其他疫情重災區。
以前最好生意都自己賺
現在發現,成長捷徑是分享
不過,這套設備若具有如此龐大商機潛力,成員間真沒想過利益的議題?
「以前,跨業,甚至跨公司合作為什麼這麼難?」歐陽志成反問我們。
「因為大家都怕秘密被別人學走,成為競爭對手,所以自己什麼都要碰,而且最好生意都自己做、自己賺,」他說,這次合作,大家都發現,讓企業快速成長的「捷徑」,「是靠夥伴間幫忙、分享,這是最快長大的方式!」
先一起強大,自己,自會強壯。
「一開始不談商業目的,往往最具有商業價值,」相較一代口罩國家隊,二代大學創校校長陳來助認為這群二代隊的組成,在短短一個月內處理了創新、轉型、升級、接班四大產業課題,讓這次合作含金量極高,「這是未來台灣10年、20年內的工程,但這個團隊卻一次搞定。」
他認為,二代承接了台灣民間醞釀30年的製造實力,加上大家面對國際化市場的能力,可為台灣產業界帶來啟發,「現在產業轉型與需求來得又快又急,過去中小企業要30年、10年慢慢磨一劍,現在這種模式行不通了,10天就要你磨一劍,這背後需要集結百人磨劍,才可能做到。」
這群二代隊,正是一個眾人磨劍的故事,而往往能讓它更鋒利的秘密,就在於我們能否找出共同信仰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