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電磁干擾與耐受程度的能力指數

所謂電磁相容(EMC)包含電磁干擾(EMI)與電磁耐受(EMS)兩個部分,簡單來說,就是指電子電機產品所產生的電磁干擾程度大小及本身承受干擾的能力。

任何電子電機產品或設備,都有可能是一個干擾來源,也可能是被干擾的對象。在生活中,各種類型的電磁雜訊都會藉由傳輸線或空間輻射而影響正在工作中的電子電機產品或設備,造成資料傳輸錯誤、系統錯誤動作、當機,甚至造成毀損破壞的可能性。

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電磁干擾會造成那些影響呢?例如:廣播電台(AM/FM)、電視台、雷達站、GPS、汽車電子設備、手機等,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在生活中與我們密不可分的。

除人為造成的電磁干擾外,事實上自然界中也存在一些電磁干擾問題,例如:靜電放電、雷擊破壞以及太陽黑子等影響,這些情況都有可能影響到電子電機產品效用與品質。像是在乾燥的環境中,人的身體和物品產生摩擦,就會使身體帶有靜電,而當身體接近電子產品時,即產生靜電放電現象,輕微狀況,可能就是影響資料處理或訊號傳輸,造成系統不穩定。如果能量夠大,靜電將有可能進入產品的線路中破壞電子元件,造成系統永久性的毀損。

另外,在寒帶氣候中,濕度低容易產生靜電現象,因此在這方面的預防就需要更謹慎。乾燥環境會出現靜電影響,更不用說雷擊擊中設備或是線路,造成電流傳送到系統上造成的影響。此外,雷電擊中設備附近的地面或建築物上,也有可能造成感應電場及磁場,進而產生感應電流或電壓,影響電力線、傳輸線、電信線或設備本體,導致系統發生故障。

各國也越來越重視電磁干擾的問題,甚至立法來規範並管制各項產品的電磁干擾輻射能量。在從事製造生產的廠商方面,為了因應各國的管制措施及趨勢,使產品能夠順利進出口,在產品設計時,通常就會注重電磁干擾的抑制及防護上的設計,以免產品電磁干擾或受干擾影響太過強烈,導致其他產品或是產品本身的正常運作。

在科技日益發達的現代社會中,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電子設備,因此該如何降低電磁干擾造成的影響,是各家產品製造商非常需要關注的發展重點,尤其產品中的線路通常在設備內,在進行更換相對麻煩,因此線材的EMC表現越好,越能避免電磁影響設備以及被影響的狀況,進而增加產品良率與形象。

 

延伸閱讀:
1.錯誤的屏蔽可能導致嚴重事故!如何選擇正確屏蔽?

 

參考資料:
電磁相容(EMC)驗證機構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信任與顧客忠誠度關係之研究 – 黃介名
電源設計技術資訊網站 – 什麼是EM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